当前位置:
汉中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2-01-11 17:10
来源: 汉中市科技局 访问量:
打印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构建科技创新“四梁八柱”,助力产业转型,赋能换道超车,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科技工作呈现突破性、高质量发展态势。一是高标准打造创新高地。通过5年接续奋斗,汉中成功被科技部评审命名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省第3家国家创新型城市,且排名由全国72位进位到69位。宁强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成为进入“十四五”全省首家升创获批的省级高新区。大手笔谋划推进环陕理工双创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和学研小镇等核心平台建设,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地设立离岸孵化器,营造创新强磁场。二是高强度牵头专班工作。市科技局机关人员较少仅17人(2人退二线),但牵头国家创新型城市、环陕理工双创园、招商引资、秦创原科创中心、升创国家高新区、一锋专班、市委科创办、学研在汉中等8个专班(其中除国家创新型城市、招商引资纳入“2+10+3”专项外,其余均为开创型工作,未纳入年度考核),2个专班周调度,6个专班月调度,局内平均不足2人负责1个专班,全局上下勠力同心、克难奋进,切实做到肯下真功夫、敢啃硬骨头、主动勇担当三是高规格建立管理体系。全省首家以市委名义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融入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等“1+1+8”顶层设计政策体系,构建高位统筹、高效运行、高质推进的科技创新四梁八柱服务新体系。全省首家设计制定科技高质量发展11项指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3项指标和国家创新型城市30项监测指标的报表体系,组织培训2次,抢抓全省科技统计数据尚未健全的窗口期,有力争取统计评价工作主动权。全年累计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委科创委全体会议31项议题,科技工作彰显度显著提升。四是高质量完成指标任务。汉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达到1.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4%,均位列全省第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6家省级瞪羚企业和3家潜在瞪羚企业通过省级评审,填补汉中空白,且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在国网备案达到106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5家,分别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43%、37全市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8.77亿元,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307%。注册科技特派员752名,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67.48%。长期培育的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创汉中历史零的突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7项,列全省地市第3位;汉中10项农业科技成果获第28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后稷奖,居全省地市前列。《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获通报表扬汉中2项,分别是对汉中科技创新水平监测评价好,给500-800万元项目支持;对汉中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明显奖励200万元。

一、省考高质量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全市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4%,列全省第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8.77亿元,超年度推进指标的307,因地区生产总值未发布,暂无法测算比值。

每万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国网备案达到106家,超年度推进指标增幅43%,创历史新高。因2021年全市企业法人数市场监管局尚未提供,暂无法测算每万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215家,超年度推进指标增幅37%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系数(共4项,农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率达到90.13%科技特派员增长率达到67.48%。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增长率达10%获得省级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数占当年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比重达7.42%。)

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比重:达到1.358%

研发人员占比:待统计部门发布。

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数量与本地区就业人员数之比:达到0.416/万人。

推进秦创原工作加(减)分指标:抢抓秦创原战略机遇,及时成立专班,制定《融入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包》和《任务推进表》,全省首家组建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入驻西咸新区,全省首家被秦创原领导小组办命名授牌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入驻环陕理工双创园开展工作。同时,我们及时分解下达指标任务,积极制定数据报表体系,争取工作主动性,当前已高质量完成全省秦创原答辩、总结和检测指标报送工作。

以上指标综合排名预计均在全省第一方阵。

二、“2+10+3”专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牵头完成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专项。扛牢专项办公室职责使命,全市首家编制专项考核工作手册,召开培训会议,确保统一规范、高效透明,是全市1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专班之一。坚持月调度、月督查、月排名、月汇报,有力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迎验评估,秦创原汉中内外平台、西交大汉中技术转移中心、创智谷、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滨江企业总部基地等创新大平台建设。目前,专班圆满完成国务院、省政府《工作报告》9项涉汉事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第五专班8项28个具体任务,其中12项提前时间节点完成任务,8项大幅超额完成推进指标任务。

(二)完成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专项。超额完成10项任务。高新技术企业在国网备案达到106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5家,分别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43%、37%。认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39个,占推进任务指标195%。全省首家组建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入驻西咸新区。成立国家高新区创建专班,实行周调度,已完成四规划两报告编制。汉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达到1.4%,列全省第2位。用好汉中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投资项目4个,共计资金3300万元。争取省科技厅立项支持68项,到位资金1417万元;下达市本级科技资金计划项目41个,支持资金255万元。全市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8.77亿元,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307%。

(三)完成创新方式扩招商专项。始终把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一号工程”,构建主要领导带头抓、班子成员协同抓、与招商引资专班融通跟踪抓的工作格局,于一季度完成年度任务,在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做经验介绍发言,全年举办投促活动23场,小分队招商50余次,客商接待42次,签约项目及合作协议9项,招商科研类到位资金4662万元,占全年任务155%,3次月度排名前3位。对接引进恒盛安信来汉投资4.3亿元,在经开区建设智能感知科研基地项目,现已开工建设。12月排名第5位。

(四)完成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专项。全面完成配合2项任务。印发《汉中市科技创新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汉中市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投贷联动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成“科技鹊桥”线上线下交流合作平台,用好汉中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投资项目4个,共计资金3300万元。在12月份专班24个责任单位中,排名第9名。

(五)完成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于2021年10月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高新区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任务。12月排名居中。

(六)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册科技特派员752名,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67.48%。12月排名居中。

(七)完成深化改革开放专项。制定了科教文化中心建设《科教文化中心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科技鹊桥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地设立离岸孵化器,探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汉中发展新模式。12月份专班32个责任单位中,排名第3位。

(八)完成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项。全面完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任务,12月专班排名第3位。

(九)完成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专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重大风险隐患研判和报告机制,有力确保全市科技领域无风险问题发生。12月排名居中。

(十)完成推动经济高开稳走专项。用好汉中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投资项目4个,共计资金33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在国网备案106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5家,分别超年度推进指标增长43%37%在12月份专班34个责任单位中,排名第6名。

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一)深化改革持续深入。着眼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落实“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强化政策精准供给,奋力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全面完成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建立科技鹊桥“六位服务”工作机制、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3项深改任务。同时,还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1+1+8”顶层设计四梁八柱政策体系,在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加快成果转化、探索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牵头完成包容普惠创新指标年度工作,及时建立工作台账,组织24个部门、县区共同做好包容普惠创新提升改进工作,当前已组织市级相关单位全面完成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申报典型案例12条。

(三)智慧城市建设扎实开展。牢固树立以数字赋动能理念,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汉中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确保高目标、高质量推进。2021年,全面推广使用公文传输系统,完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组织体系和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数据报送量实现翻倍增长,全年未接到市长信箱和12345办理热线。

(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夯实驻村帮扶责任,全局落实帮扶干部39名,扎实“六查”“六问”活动,落实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组织科技示范镇村创建,城固县三合镇成功创建省级科技示范镇,认定3个市级科技示范镇村。注册科技特派员752人,选派“三区”人才149名。

(五)生态环保扎实有力。深入学习践行“两山理念”,从严落实秦巴生态保护要点、环保目标责任书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任务,继续将环保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推广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征集指南,全力支持陕西理工大学生物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国培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功组建汉中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危废处置与污染控制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荐申报5个环保科研项目获省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资金111万元。

(六)平安建设稳步高效。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成立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重大风险隐患研判和报告机制,并强化机关安全管理,有力确保了机关无安全事故、全市科技领域无风险问题发生。

三、重点职能任务完成情况

(一)坚持规划引领主动作为开展专题调研普查,形成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和创新需求清单,在《汉中调研》发布,盘清全市研发能力的长和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编制,为全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借机构改革重组了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升格为副县级,在全省科技资源统筹答辩中获全省第3名。

(二)做强科创平台。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大局,先后建成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飞地)、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域内)、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汉中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西交大汉中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大平台,创新方式搭建益生菌、羊肚菌、稻蛙等创新综合体、联合体、产业联盟10个,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孵化器、双创平台等18个,畅通企业牵手大院大所通道。

(三)优化创新服务。自主创新搭建了全市“科技鹊桥”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统筹协调高效配置。全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99项,远超推进目标任务。同时,持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认定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3个;聘请李应红、张平院士为市政府科学技术顾问;牵头“一锋专班”,促成刘一峰团队及清华系企业团来汉对接考察。注册科技特派员752人,服务脱贫村951个,带动农户3000余户;选派“三区”人才149名,累计服务企业1370次,引进新品种73个、新技术120余项,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效应不断增强。

四、减分指标情况

紧抓亲商助企和助商稳企,制定《包抓方案》,定期召开研判会议,坚持每月走访调研,包抓企业11户,走访140次,发放政策文件100余册,累计解决诉求13件,满意率达100%,切实当好全时段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金牌“店小二”。扎实做好法制政府、数字经济等工作,高质量完成档案归档和移交工作。树牢底线思维,全面抓好应急管理、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并配合做好环境破坏、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全年局系统不存在重大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债务违约、失信和上级通报批评等任何减分事项发生。

五、共性指标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年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聚焦学、思、行“三个维度”,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学习研究型”干部队伍建设,先后组织集中学习15次,领导干部讲党课7次,撰写心得体会12篇,获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旗帜》杂志社征文二等奖1为群众办实事3大项11件。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隆重召开局系统庆祝表彰大会,引导党员干部感悟真理伟力、把握发展规律、赓续奋斗精神。深入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围绕打造四优团队,推动科技鹊桥六位服务目标,以明见自身认知、争做工作强者为特色载体,创新开展领导干部分片包干和工作“回音壁”,扁平化压实盯紧各环节,以干实过程保结果卓越真实,系统上下形成一贯到底、执行有力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扎实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实行周通报制度,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218户,达摸底数的101%,走访家庭39户,达摸底数的100%。收集问题19条,现场销号17条,分析研判并解决问题2条,销号率达100%,被市“进、知、解”办在督查中推荐为优秀单位。

(二)切实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机关党建工作3次,督促落实党建重点任务2次,带动班子成员抓好党建工作。建立每周例会集中学习制度,累计开展中心组学习10次,集中学习40余次,切实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局党组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法律法规,积极运用“三项机制”,全年职级晋升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各1名,新提拔副科级干部2名,推荐1名优秀党员受到市机关工委表彰,在局系统树立了不比资历比业绩、不比年龄比贡献,激情干事、拼搏奋进的良好氛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围绕全市科创能力、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人才及平台、南通创新经验、人才工作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8篇,其中留坝县政府购买服务的人才工作经验调研成果获钟洪江书记批示,在全市推广,切实为制定汉中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构建“1+1+8”政策体系奠定基础。开展了党总支和支部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同时,不断丰富组织生活,通过评优树模、观看专题教育片等方式,组织生活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三)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局党组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完善了《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意识形态风险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切实做到风险隐患及时化解。今年以来,牵头录制《行风热线》《天汉访》和《创新之问》各1期、编发《汉中科技》1期,《决策参考》内部资料4期,刊载各类信息1263篇,超去年3倍。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集中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科技、崇尚创新的正向舆论氛围。

(四)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年初制定《市科技局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工》,扎实开展第四个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狠抓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落实,深挖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以压实主体责任”“一岗双责,确保全局上下人人履责良好局面形成

(五)切实抓实法制建设。局党组坚持把法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机制建立完善入手,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任务,开展了《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学习宣传和法制考试,切实提高了政策司法审查、政务公开等依法行政水平,全局上下法治意识不断提升。

六、存在问题及2022年打算

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系统性、开创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仍存在创新合力不足、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我们将聚焦汉中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着力促进两链条融合、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补短强弱、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汉中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集聚资源打造发展新高地。1.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方案》,严格对标高质量发展11项指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3项指标和国家创新型城市30项监测指标,统筹调度,精准发力,确保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融入秦创原监测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全国排序持续进位2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步伐,牵头做好专班工作。支持洋县加快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一方案两规划”。3支持环陕理工双创园建设,布局建设秦创原网络平台汉中分站点

(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1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大局,发挥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和秦创原网络平台汉中分站点作用,每年同10个国家级科研院所、5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100家大学建立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联系1000名专家教授形成飞地智库,赋能高质量发展。2.谋划研究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启动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概念性规划编制,与西成高铁沿线城市协同、错位、融合发展3.不断完善科创平台体系,创新方法推进汉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全产业链提供技术研发、创新设计、检验检测、标准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招引培育、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新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双创平台和孵化器10个以上,促进创新变创业,创业变企业,企业变产业,产业进园区。4.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省级瞪羚企业达到8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省地市前三名。

(三)大抓项目大抓招商。1.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培育引进一批硬科技骨干企业,弥补创新链、产业链短板不足。2.持续做好一锋专班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刘一峰团队及清华系企业团队与汉中的各项创新创业合作。3.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依托秦创原汉中内外平台、飞地孵化器等开展项目路演,不断提升汉中创新发展交流协作水平。

(四)不断优化创新生态1积极发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办公室职能,建立三年科技创新项目库,并对接市发改委,争取更多创新类项目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持续跟踪督促环陕理工创新创业园、中央创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学研小镇等创新服务轴上的核心平台和重点任务推进。2加大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科技鹊桥”服务平台扩面应用赋能,常态收集发布更新企业需求清单、创新资源清单、关键技术清单,畅通企业牵手大院大所通道。3.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建立揭榜挂帅技术需求“项目库”,吸引全社会力量围绕制约汉中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4.持续做好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选派和外国高端人才来汉工作,筑牢创新发展智力支撑。

主办单位: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版权所有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市政府8号楼    邮编:723000

电话:(0916) 2523634    传真:(0916) 2521027

信箱:hzkjj9933@163.com    投诉监督电话:0916-2523634

陕ICP备14003207号-2    汉中网安:61230001    网站标识码:6107000028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93号    网站地图

汉中市科学技术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