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区”人才张万春、高文、葛红心研究员等组成科技服务小分队,先后深入城固县、勉县、汉台区和南郑区,开展水稻测产调查、生产调研和烘干加工等指导服务,促进水稻抗霖抢收、颗粒归仓。
在城固县和汉台区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及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片,对华浙优210、华浙优261和汉香优755等品种的长势长相、籽粒落黄和丰产性、抗逆性、抗病虫害性等农艺性状做了深入调查,在今年前期高温干旱、后期阴雨寡照的极端天气下,对品种是严峻考验,也是筛选综合性状俱佳新品种的良好机会。几个示范品种田间长势良好,受到中国水稻所胡培松院士的盛赞。
在勉县新街子杜寨村的“1253”稻油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片,600多亩示范种植的华浙优210新品种生长整齐、优质高产。经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829.7公斤,最高亩产达863.1公斤。实践证明华浙优210、华浙优261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适宜在汉中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在南郑区,对协税镇憧憬农业合作社、新集镇富民家庭农场、青树镇裕丰专业合作社和阳春镇金正米业的水稻生产、抗霖抢收、稻谷烘干、大米加工等情况做了深入调研调查,对品种大田长势、丰产性和抗逆性等做了分析,为来年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种植和高产高效栽培奠定了技术基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