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特色农业科技支撑,推动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4月19日至20日,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高级农艺师张战利赴西乡县城南街道办猕猴桃种植区开展产业技术指导。专家通过田间诊断、生产示范、加工调研等环节,为当地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田间把脉问诊,破解管理难题。在城南街道五丰、板桥、泾洋等主要种植基地,张战利深入棚架系统开展立体化诊断。通过观测树体叶色、土壤墒情、根系发育等状况,结合物候期特征与近期气候特点,重点针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答疑。特别是在当前春旱持续的情况下,专家建议采取滴灌补水结合保水剂施用、地膜覆盖等综合措施,确保花芽分化关键期的水分供给。
标准化示范园,彰显科技赋能。位于泾洋大道的金太阳农业600亩标准化示范园内,翠香、瑞玉等主栽品种长势喜人。张战利在连续三年跟踪指导的基础上,对该园区作出专业评估:“园区树体健壮率超过90%,叶片宽大叶色浓绿,由于连续多年种植毛苕子,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尽管遭遇春旱,但得益于园区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针对即将到来的疏花疏果期,专家特别强调要依据品种、树势、气候灵活调整,坚持“早疏、分次疏、按标准疏”的原则,结合科学管理,才能实现优质高产。
全产业链调研,把准发展方向。在考察金太阳公司加工车间时,专家重点关注了智能分选线运行情况。公司总经理杨晓庆介绍,新建的500吨冷库和电商系统,使商品果率从68%提升至82%,损耗率下降至5%以内。张战利指出:“西乡猕猴桃已形成果形周正、单果重达标、农残零检出的品质优势,现阶段应着力构建‘品种优化、品质追溯、品牌溢价’的三品体系,探索开发即食型猕猴桃、冻干制品等深加工产品。”
据悉,西乡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现已突破2万亩,年产量约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4.5亿元。本次专家指导为产业把脉开方,为秦巴山区猕猴桃产业带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网站
是否继续?